特朗普宣称对中国加税到125%,安克出招应对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扭转,让此前连续暴跌多日的美股直线拉升。美债收益率回落,油价跳涨。
自特朗普政府轮加税以来,安克、致欧、巨星等上市跨境公司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部分公司的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巨星、致欧等表示将上调其美国市场的售价,而站在跨境电商第一梯队的安克,没有采用涨价来应对关税的上涨,但将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面对特朗普政府来势汹汹的加税,安克、致欧、巨星等头部跨境电商公司出了哪些应对之招,这些招会奏效吗?
01.
面对加税,安克有什么招?
在连续多轮加税的利空情绪影响下,安克股价单日下跌幅一度超过了两位数。
安克是从美国起家并成长起来的跨境电商企业。美国新增关税从20%加到104%,如今特朗普又宣称将加到125%,安克无疑承受了巨大压力。
安克作为上市公司,在清关报税时的操作空间,远远小于中小跨境电商卖家。中小卖家大量使用“双清包税”的模式,将货物运送到美国。
在“双清包税”的模式下,物流商收取的运费里包含了关税。在特朗普加征34%乃至104%关税的情况下,许多跨境物流公司仅每公斤费用仅涨价1.5-4.5元。美国如此大幅度加税,物流商为何只涨几元钱呢?这是因为,不少物流公司采用了低申报的方式,少交了很多关税。这些物流商将不同卖家的货物拆散,将不同种类,不同海关编码,拼成一个柜,使美国海关查验起来很麻烦。
不过,这一“双清包税+低申报”的做法属于灰色操作,存在巨大风险。安克作为上市公司,有严格的合规要求,基本不会采用这一操作方式,而往往采用预裁定申报的方式,通过“海运+空运”,批量运送到亚马逊FBA等海外仓。在这个过程中,安克作为B2C跨境电商企业,依然需要像普通的B2B外贸出口企业一样,老老实实地缴纳关税。
从这一点来看, 特朗普政府的连环加税,就像一个重锤,敲击到安克身上。
对此,安克做出了回应,并采取了应对措施:
一、不会简单地用涨价来应对:安克不会首先采用涨价来应对关税的上涨,不过,会减少促销活动,减少折扣,以提高老品的成交价格,而新品定价,会基于关税上升而导致的新增成本,进行调整。
这意味着,安克在亚马逊等渠道上,不会像往常一样提供那么多的优惠券,搞那么多折扣活动,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涨价”,而其新产品,则不可避免地要涨价。
实际上,从2021年至2024年,安克许多产品一直在涨价,比如便携式电源平均销售单价由98元提升到144元,智能创新产品从537元提升到654元。
这意味着,安克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可以享受品牌带来的溢价了。这些溢价,将是安克应对关税增加的重要武器。
二、压价格、降成本:安克将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垂直整合等方面,实施全链条式的降本增效。
换句话说,安克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日子没有那么好过了。在特朗普大幅度增加关税之前,安克在亚马逊、独立站等渠道享受品牌溢价,利润空间较大,日子比较滋润,因此,对其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工厂、物流服务等链条的合作伙伴也比较“宽容”,乐意让利。
如今,加税了,利润受到压缩,安克必然要对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压价格,要利润。这意味着,合作伙伴的日子也没有那么滋润了。
三、加大力度开发新市场:安克在亚马逊起家的,也是在美国起家的。安克很早有危机意识,不断朝eBay、独立站、线下渠道发展,以降低对亚马逊这一单一渠道的依赖,同样地,安克也不断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积极拓展日本、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拉美等市场。目前,安克在北美市场(美国为主)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0%,下降到40%。
在加税的背景下,安克会下更大的功夫,积极拓展欧洲、东南亚、拉美等市场。
四、转移部分供应链:安克的危机意识,还体现在供应链布局方面。2024年,安克就开始了“2+N”的供应链布局模式,所谓“2”就是中国和东南亚,这两地安克的供应链核心地,N则是在全球多国家、多地区布局物流乃至生产的供应链设施。
在加税背景下,安克将会进一步强化全球化供应链布局。不过,基于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国家的加税,以及“严查原产地”的政策,安克在东南亚可能也很难避开加税的影响,那么,继续向“N”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将是它未来的重点方向。
五、推动技术创新与全球品牌能力建设:「蓝海亿观」认为,这一条是根本,安克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年内迅速跑马圈地,很重要的原因是坚持“产品销售+品牌建设”两条腿走路,产品是1,品牌与渠道建设,是1背后的无数个0。
安克以充电器、智能音箱等产品打爆市场后,带动出了智能安防、便携式储能、智能清洁等产品矩阵,并构建出一个品牌矩阵。与此同时,安克持续摆脱对亚马逊等线上渠道的依赖,入驻了沃尔玛、百思买、家得宝等线下4万多家商超卖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克提前布局,发展成一个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品牌,并在亚马逊等渠道享受的溢价,是其抵御加税的重要武器。
02.
致欧、巨星等出了哪些招?
除了安克,致欧、巨星、涛涛车业等跨境大公司也对加税做出了反应。
致欧销售大件家具、家居产品,美国加税对其冲击较小,因为致欧的基本盘在欧洲,欧洲约给致欧贡献了60%的营收,而美国贡献的营收为30%。
致欧会持续守好欧洲这个基本盘,并向学习安克,向线下渠道渗透。目前,致欧重点发展的是德国线下渠道,同时加快现有新品的上新速度,拓展高货值的新品类。面对美国加税,致欧会比安克更加激进一些,计划通过整体涨价,以应对成本上升。
主营工具产品的浙江巨星,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应对措施。 对于OBM模式(巨星自有B2C品牌)下的业务,巨星将直接涨价。比如巨星在亚马逊上的电动工具品牌WORKPRO、手动工具品牌DURATECH都会涨价,以应对加税的影响。
相比之下,巨星ODM模式(为品牌方设计、生产)下的业务,不会直接涨价,而是考虑去研发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图/巨星的电动工具产品
涛涛车业对于加税比较淡定,因为其产品价格相比美国本土厂家的价格,一直有较大的优势,此次关税成本上升,涛涛车业会相应地涨价,即便如此,这一幅度的涨价之后,涛涛车业依然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图/涛涛车业的部分优势产品
03.
多少亚马逊卖家会涨价?
亚马逊美国站的卖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美国本土卖家为主的“非中国卖家”,二是中国卖家。
“非中国卖家”销售的很多商品,是从中国通过B2B外贸的形式进口过来的,关税增加了,这部分卖家不得不涨价,而中国卖家面对加税,比较分化,有人准备涨价,有人不想涨价,有部分人则趁机降价,以快速抢夺市场。
亚马逊美国站一直是中国卖家厮杀最为激烈的市场。长期以来,许多卖家形成了卷价格的惯性思维。在这一惯性下,一部分卖家在加关税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涨价,因为涨价,可能会导致产品链接(listing)的排名出现下降,进而导致销量下降。这些卖家决定,继续在“双清包税+低申报”的模式下,维持原有的价格,默默承受加税的成本,以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
令人侧目的是,一些平时竞争非常激烈的类目,有些卖家不仅没有涨价,竟然还降价了。这类卖家用心可疑,可能是要趁加税危机下,通过降价来抢夺更多市场,击退一批实力较弱的卖家。
不过,我们看到,亚马逊美国站有相当一部分商品已经涨价了。例如,有些垃圾桶价格涨了5%,一些浴室排风扇,从76.49美元升至85.49美元,油漆胶带则从5.09美元涨价至5.99美元。
亚马逊卖家因为成本上升而涨价,已经有先例。一份由SmartScout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64.8%的卖家因亚马逊物流 (FBA) 费用上涨,提高了商品售价。从2022年10月到2025年来看,涨价趋势更为明显,亚马逊卖家的产品平均价格,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
在特朗普疯狂加税之下,一场涨价潮将不可避免地到来。
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