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揽30亿,安克押中又一王牌产品!

作为跨境电商行业的当红顶流,安克一直是很多出海者追逐效仿的存在。自成立以来,安克在3C赛道一路领跑,成长为如今坐拥近200亿营收规模的龙头品牌。

但身处消费电子这样速生速死的行业,强如安克也难免生出几分被后浪超车的焦虑感,暗中背负着不为人知的生长烦恼。

为此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安克选择撕掉“充电宝品牌”这一单一标签,走上一条类似宝洁的品牌扩张道路,试图在多个类目都打造一个具有领先价值的品牌。

抱着这样的野心,安克将目光放至便携式储能——一个搭乘新能源风口起飞的高潜力赛道。这一次,姗姗来迟的安克从领跑者的身份转变为追逐者的姿态,渴望图复刻一个充电宝同款故事。

安克重押“大号充电宝”


前段时间,安克宣布成功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11.05亿元。其中,2.01亿元将专项用于便携及户用储能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品牌方舟了解到,安克此次募资的便携及户用储能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48亿元,用于储能产品矩阵的进一步丰富。根据规划,项目进入稳定运营期后,预计可实现年营收23.5亿元,年利润总额为2.59亿元。

这样一笔巨额融资的背后,安克的“大号充电宝”野心昭然若揭。

安克创始人阳萌曾反复强调一个“浅海理论”:如果将消费电子视作一片汪洋大海,那么多数品类将聚集在浅海领域,少部分位于深海区。

很显然,便携式储能电源这样价格和壁垒相对更高的品类,并不属于安克主攻的浅海区。那么安克为什么要重押这一赛道呢?

这一方面来自于安克自身的成长烦恼。在出海早期,安克便锚定了拥有一定市场规模且竞争相对温和的浅海品类。但随着蛋糕越做越大,即便是跑在第一的安克也不可避免地止于浅海天花板的局限。

为此安克选择加速拓展赛道,在三大主营产品线的基础上不断开枝散叶,由容易驾驭的浅海区循序渐进驶入技术壁垒更高的复杂地带。

为此安克瞄准了“大号充电宝”——便携储能产品,作为突破浅海天花板局限,打造更深厚的产品壁垒。

一年狂揽30亿,安克押中又一王牌产品!

另一方面,则是便携式储能市场引人遐想的增量空间。

随着全球能源加速转型,便携式户外储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迎来了黄金增长期。Business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保持13.2%的复合年度增长率。(更多行业详情,尽在《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户外储能篇》

随着欧美户外经济火热发展,便携式储能供需两侧的红利均迎来释放。而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便携式储能生产国,凭借供应链以及技术研发优势,成功抓住了这波风口,跑出了华宝新能正浩创新等众多领军品牌。

安克创新作为“小号充电宝”的领头羊,自然也想复用在消费电子行业积累的经验与优势,分一杯属于“大号充电宝”的羹。

从追赶到超车

实际上,安克在储能领域布局,或许要比很多垂直厂商都要早得多。早在2015年,安克便推出了首款移动储能产品。但彼时储能风口尚未真正爆发,加上安克自身囿于消费电子的经营思维,产品定位不够明确,因此市场反响甚微,这条业务线也逐渐被边缘化。

时间线来到2019年——便携式储能赛道乘着新能源风口成功起飞,行业正式迎来了爆发的窗口期。红利涌动下,华宝新能、正浩创新等企业成功搭上了快车,牢牢占领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的山头。(更多行业详情,尽在《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户外储能篇》

而相比之下,安克却错失了2019~2022年这段黄金增长期,被新老玩家们远远甩在后头。业内称之为:起大早,赶晚集。

2020年,安克重新组建便携式储能产品线,聚焦户用储能和便携储能两大赛道,同时招兵买马扩建团队,创始人甚至亲自挂帅,两年内团队规模从10人扩张至近500人。

一年狂揽30亿,安克押中又一王牌产品!

不过虽然遗憾与风口失之交臂,但安克短时间内便赶上了大部队。从追赶到超车,安克仅仅用了不到三年。

品牌方舟了解到,安克储能业务的营收规模在两年内实现超6倍的增长,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20亿元,较上一年同期暴涨近300%。

在“起大早,赶晚集”的情况下,安克为何还能在储能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呢?而这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

一是品牌与渠道优势的复用。在消费电子领域长期积累的品牌声量和用户信任度,使得储能业务得以享受“Anker”这张招牌的流量密码,更快地建立品牌认知度。

与此同时,截至目前安克的业务触角已然遍布100多个国家及市场,搭建了线上+线下的多元化渠道网络。因此在发力储能业务的过程中,安克得以复用原有的渠道优势,快速打入目标市场。

二是差异化定位+技术创新。目前安克在储能业务构筑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通过SOLIX、PowerHouse等系列覆盖露营、家庭备用、阳台储能等需求场景。

一年狂揽30亿,安克押中又一王牌产品!

目前,安克储能品牌Anker SOLIX 拥有户外露营C系列、家庭备电和移动储能 F 系列、阳台光伏储能解决方案 E 系列、户用储能解决方案X系列四大主营产品线。

与此用时,安克同时致力于通过产品快速迭代和研发创新打造技术壁垒。品牌方舟了解到,安克将氮化镓技术应用于储能变流器,并推出全球首款超薄设计的户储系统,凭借创新化的设计以及过硬的产品力俘获了大批消费者的喜爱。

三是本土团队建设+高效组织架构。公开信息显示,安克在欧美等主流市场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两年内储能团队从10人扩至500人。

与此同时,创始人阳萌亲自带队储能业务,甚至不惜重金从德兰明海、华为等挖掘顶尖人才,同时通过股权激励培养人才,进一步强化执行力。

在这一套逻辑的驱动下,安克的储能业务成功迎来了高速增长,成为了安克的又一王牌产品。更多安克出海策略,尽在《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户外储能篇》


据业内预测,安克2024年全年营收有望达到2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其中储能业务营收或实现30亿元,相当于80%华宝新能以及40%正浩。

储能出海,如何把握市场机遇?

从安克的故事可以看到,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其重押的便携式春储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危与机总是如影随形。户外储能市场的快速扩张也伴随着一系列复杂挑战,如何把握市场趋势、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策略,成为出海企业制胜未来的关键。

基于此,品牌方舟策划并推出了这本《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户外储能篇》,将从产品概况、技术趋势、市场规模、需求变化、渠道表现、品牌案例等角度,对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帮助中国储能企业把握行业机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以下为报告精选亮点,更多优质内容欢迎点击链接《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户外储能篇》

1.市场增量广阔,供需两端红利释放

近些年,伴随着清洁能源转型、应急备灾、户外露营等需求增加,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

一年狂揽30亿,安克押中又一王牌产品!

从制造端看,全球便携储能产品的产能高度集中,且头部企业的主导效应显著。据GIR调研,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便携式储能产品生产国,产量占据全球的92%,在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和技术优势。

而从需求侧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对户外活动参与度的增加,对便携式储能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在北美、欧洲,以及亚太等全球充电桩核心市场,便携储能产品的主流细分品类和具体应用场景有哪些?当地的消费趋势又呈现出怎样的差异点?

在报告的【产品概况】【市场概述】板块,品牌方舟将围绕上述问题, 展开详细解读。

2.机遇与挑战并存,出海企业靠三大战略突围

现阶段,我国便携式储能企业出海受益于多重驱动因素。

从供给端来看,强制造能力+强供应链的基础上,我国便携式储能出海企业得以通过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构筑性价比壁垒,从而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

从政策端来看,近几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多项利好政策,重点扶持以便携式储能电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品,同时,欧美国家清洁能源市场加速转型,出台一系列政策及利好计划,进一步推动便携式储能电源在海外的普及。

但与此同时,便携式储能企业在全球化扩张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合规认证壁垒、关税贸易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一年狂揽30亿,安克押中又一王牌产品!

危与机并存之下,中国便携式储能企业积极拥抱多元化销售渠道,依靠全链路渠道渗透、本土化运营、以及品牌护城河打造三大策略实现突围。

现如今,便携式储能行业在海外主流电商平台的充电桩类目竞争格局如何?又是如何构筑长期竞争力,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更多内容详见报告的【出海分析】板块。

3.解读四大头部品牌,拆解出海成功密码

户外便携式储能市场迎来巨大的增长机遇,风口驱使之下,越来越多企业及制造商顺势出海,通过深化全球化业务布局撬动新增长。

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一些先发企业入局较早,凭借供应链效率以及快速迭代能力抢占头部市场份额,通过资源端、渠道端以及产品端的长期积累打造品牌护城河。

现阶段,华宝新能、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安克创新四大巨头共同引领中国便携式储能行业出海风向,均位列行业全球TOP5品牌。

一年狂揽30亿,安克押中又一王牌产品!

在报告的【品牌案例】板块,品牌方舟围绕上述优秀品牌进行深度分析,详细拆解了各自的业务表现、产品亮点、渠道布局以及营销策略,为更多卖家提供出海新思路。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