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才通计划门槛升级:从“广纳”到“精筛”

香港高才通计划门槛升级:从“广纳”到“精筛”

政策不断细化,准入门槛升级

政策不断细化,准入门槛升级2025年5月,一位内地科技公司高管在提交高才通续签申请时因企业利润核算周期不符合新政要求被拒,尽管其年薪超过300万港元。这一案例折射出香港高端人才引进战略门槛进一步提升。
 
政策不断细化,准入门槛升级
香港高才通计划自2022年推出以来,截至2024年底已吸引超11.6万宗申请,其中近9.2万宗获批。计划依据人才的不同背景,分为 A、B、C 三类申请途径,每类都设有明确且针对性的申请标准:
 

 
2025年的政策调整进一步完善了筛选机制:
院校名单扩容
新增13所合资格院校,总数达199所,新增内地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首次纳入艺术类名校:如皇家艺术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等,覆盖更多专业领域。
 
A类人才收入审核趋严
2025年5月新政明确,申请人需要在递交申请前的整个评税年度持续持有相关公司股份,以计算申请人从其拥有的公司的利润中获得的年度收入。此举主要打击通过钻空子临时转股或购买公司以达到申请门槛的情况。

续签机制注重“实质贡献”

续签机制注重“实质贡献”根据香港出入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首批高才通获批者中仅有5.6%完成续签。在续签审查方面,注重的是对香港的持续贡献。
 
经济价值:必须在港有稳定的工作或者创业记录,工作或者公司流水需要达到标准,且缴纳强积金。申请人的职位需与职业强关联,并且收入与岗位匹配。如,非科技/金融岗位的月薪不能低于3万港元,管理岗的月薪也要达到5万港元。
 
居住痕迹:需要提供在港证明,比如住房合同、水电账单、子女在港就读记录等,长时间不在港且无法合理解释会导致续签失败。

政策升级的底层逻辑

政策升级的底层逻辑政策升级背后,是香港人才战略的进一步校准。根据入境处2024年数据,高才通获批者中金融、商业贸易、创新科技占比最高。但随着“八大中心”建设深化,半导体工程师、绿色金融分析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等新兴领域专才,将在2025年人才清单扩容后享受优先审批。政策正从“行业均衡”转向“产业适配”,确保引进人才与香港发展主轴深度咬合。
 
另一驱动因素来自社会资源再平衡。2024年非本地生插班申请激增,为了解决如何界定“本地生”的问题‌,香港特区政府拟收紧“高才通”子女教育政策,要求申请人实际在港居住满一定期限后,子女方可享受本地生学费待遇,以保障教育公平。
 
结语
香港高才通计划的门槛升级,本质是人才引进效能的动态校准。意图在于将人才政策转化为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杠杆——既通过教育公平、居住痕迹等规则平衡社会资源分配,又以产业需求为锚点牵引人才流向。当投机者被制度筛除,真正的建设者将成为香港巩固“八大中心”国际地位的核心动能。

相关推荐

注册海外公司需要防范以及规避哪些税务风险和投资风险?

注册海外公司带来的优势和便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纷纷在海外注册[...

部署迪拜经济市场,注册迪拜公司是开展业务的第一步

注册迪拜公司的要求说到迪拜经济,大家想到的都是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如今的迪拜已不仅仅[...

法国VAT失效的原因是什么?有无解救方法?

法国VAT失效的原因做法国跨境电商,卖家一定要定时检查法国VAT号是否还有效,否则[...

重要提示 | 自2025年1月1日起,出口至沙特货物必须提交产品符合性证书及批次证书

沙特进口货物质量与安全标准升级沙特阿拉伯王国(沙特)是中东地区大国,也是二十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