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人才”到“留人才”
引进全球人才一直是港府施政报告的重点内容。港府自2022年底推出新版人才输入机制,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约16万名人才偕同家人抵港,有效补充了香港的劳动人口。但在未来五年,各行业人力短缺估算约18万人。为了建立优质人才库配合经济发展,香港政府将革新输入人才机制:
1.更新「人才清单」,增加「八大中心」所需人才
2024年港府会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使得人才引进项目更加贴近香港的发展同需要。
这也就意味着港府所需的专业人才类别将更广阔且多元化,金融、创科、贸易、航运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依然是港府吸纳的重要对象。
2.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至198间
继去年施政报告中内定增加的3所高校: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外,2024年11月起,新纳入「高才通」的“合资格大学”名单,内地将再新增9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3.高收入人才首个签证期限延至3年
此前,高才通A类(年收入超过250万)首次签证期限跟B类和C类一样都为2年,而最新的施政报告中,特首将高才通A类的高收入人才首个签证期限从2年延长至3年。立法会议员认为,延长高才通A类首次签证期限的政策,能有效帮助企业家来港后有更长的适应期,相信能有效吸引更多企业家来港。
高才通A类对学历和年龄都没有要求,只需要年收入需要达到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针对高管人群,或者是有自己控股的公司并在公司担任一定职务的高收入人群。
4.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及具经验而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新安排将设配额;
5.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增设机制
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推进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而大家关注的优才配额问题,本次没有提及2024年后取消配额或者延期。
6.延期IANG计划
延长本港大学生的大湾区校园毕业生纳入「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试行安排,为期两年。符合资格的本港本地大学大湾区校园全日制学士或更高学位毕业生,毕业后可以申请2年的IANG签证,满足7年香港通常居住即可申请永居。
7.高效“留人才”,快速直接进行职业配对
「人才服务办公室」将通过加强推动线上平台,提供薪酬、税务、教育及签证等全方位咨询,扩大合作伙伴网络等积极举措,助力职业配对。
除了人才政策优化,港府对内地企业来港发展也有新的优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