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玄学再现黑马!藏传佛珠狂揽百万美金

近年来,从瑜伽冥想到塔罗牌,从水晶疗愈到能量饰品,人们在物质消费之外,开始追寻一份看似虚无却愈发重要的精神安慰。


尤其在西方社会,伴随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加剧,东方神秘主义以全新姿态重回大众视野,成为一种令人既陌生又心安的存在。


这种趋势不仅塑造了新的文化潮流,更催生了广阔的商业机会。


过去几年,水晶疗愈品牌Energy Muse、灵性风水品牌Karma and Luck,先后借势玄学风口走红,印证了这一市场的潜力。


而今,一匹新的黑马正从东方跑出——Buddha Stones。该品牌以中国藏区的佛教文化为根基,将符号、能量与珠宝相结合,短短数年便从小众产品跃为全球畅销品,年销百万美金。


那么,承载着中国藏区宗教文化力量的Buddha Stones,究竟凭什么能穿越文化与信仰的隔阂,在遥远的西方市场开辟出自己的商业空间?

如何跳出宠物用品同质化泥潭,打造差异化优势?☞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


风水玄学出海


要理解Buddha Stones的走红,不妨先审视风水玄学出海的时代浪潮。


过去五年间,灵性与玄学相关话题的热度在搜索引擎与社交媒体上持续攀升。


Google Trends数据显示,“Spirituality”(灵性)、“fengshui”(风水)、“metaphysics”(玄学)等关键词长期处于搜索高位,直观反映出这类话题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持久关注度。


而在TikTok上,截至2025年8月,#crystals相关作品超过440万条,#fengshui也超过33万条,形成了庞大的内容池和社群氛围。

东方玄学再现黑马!藏传佛珠狂揽百万美金

图源:TikTok


与此同时,在Etsy等跨境电商平台上,水晶挂件、风水饰品常年位列畅销榜单,印证了这种线上热度已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消费行为。


那么,源自东方的风水与玄学到底为何能走红西方市场?


最直接的吸引力,来自其“低成本寄托”的消费特性。相比动辄上千美元的心理咨询,或是需要固定仪式的宗教活动,一条几十美元的手链、一枚小巧的水晶吊坠,就能成为人们寄托好运、平安与能量期待的载体。


这种日常可得的“护身符”,门槛极低却能带来即时心理安慰,恰好填补了现代人在高压生活中对“轻量级精神支撑”的需求。


东方玄学再现黑马!藏传佛珠狂揽百万美金

图源:Buddha Stones


而从消费群体的特质来看,灵性消费还与年轻人崇尚的多元价值观高度契合。


Z世代对信仰和文化的态度往往具有弹性。他们未必真的笃信某种宗教,但却愿意借由符号与仪式获取一些安全感。这种“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消费心态,让风水与玄学产品既能保有神秘感,又不至于背负过重的宗教枷锁。


可以说,这一包容、轻量化的消费逻辑,恰好为中国品牌打开了出海的窗口。而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发力,正是中国品牌在灵性消费赛道上具备竞争力的核心原因。


东方玄学再现黑马!藏传佛珠狂揽百万美金

图源:Buddha Stones


从需求端来看,西方消费者对东方文化始终怀有猎奇心态。从禅修到风水,东方哲学因其神秘性和差异性,成为文化消费的灵感源泉。与此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不确定的社会环境加剧了人们的焦虑,心灵重建的需求迅速攀升,人们更愿意为能带来安全感和仪式感的产品买单。


而在供给端,中国则拥有天然的优势。江苏东海的水晶产业、海南文昌的佛珠工艺等成熟产业链,能够以极具性价比的方式提供种类繁多、寓意各异的产品。


此外,中国本土团队对佛教、道教与玄学文化有着更深的理解,能够将复杂的文化内核转译为简洁易懂、寓意清晰的产品故事,再借助跨境电商与社交媒体放大传播。


宠物用品出海痛点重重,如何进行逐个击破☞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


从藏传文化开始


Buddha Stones的故事起点,来自创始人pema对西藏的深厚情感。


据了解,pema在孩提时期,便因一篇关于雪域高原的文章而对西藏心生向往。成年后,他在四年里多次踏上西藏之旅,不仅见到了神圣的寺庙与精巧的民间手工艺,更真切感受到信仰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一次旅程中,一位长者为他赐予了“Pema”这一藏语名字——意为莲花。这既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也成为了Buddha Stones的起点。


东方玄学再现黑马!藏传佛珠狂揽百万美金

图源:Buddha Stones


在pema看来,西藏文化的精神价值,大多停留在旅行见闻或宗教研究的层面,缺少一个能让更多人日常接触、分享的载体。


于是,他决定将这种象征着“祝福与守护”的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佩戴的饰品。而这,也正是Buddha Stones核心愿景——把祝福传递给世界。


据品牌方舟了解,Buddha Stones将佛教文化的符号化表达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材质、颜色与设计都对应着特定的寓意。


例如,黑曜石手链被赋予“驱散负能量”的意义,红色玛瑙象征活力与守护,而莲花与金刚结等藏传元素则成为“平安与智慧”的代表。这种“意义先行”的设计逻辑,让Buddha Stones超越了装饰功能,转化为消费者的精神寄托。


东方玄学再现黑马!藏传佛珠狂揽百万美金

图源:Buddha Stones


从品类矩阵来看,手链无疑是Buddha Stones的核心。据其独立站显示,Buddha Stones在手链SKU上已超过3700件,款式丰富到几乎能够覆盖所有意向和寓意:守护、财富、缘分、平衡、平安……


目前,Buddha Stones还将产品线延展至念珠、颂钵等禅修用品,以及家居摆件和服饰类产品,试图打造一个“从身到场”的的全维度心灵生活方式。


这一布局的背后逻辑,是让用户与符号的连接不只停留在身体佩戴层面,更能延伸到日常空间与生活仪式中,持续获得这份精神陪伴,进而从情感上认可品牌。


而在定价方面,Buddha Stones将价格锁定在20-60美元区间。这个区间既高于普通快时尚配饰,能够支撑起品质感与品牌调性,又远低于高端奢侈工艺品,从而有效降低了消费门槛。


对于西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价格尤其适合用来选购节日礼物,或是作为日常的自我犒赏。



巧借内容出圈


如果说产品力奠定了Buddha Stones的商业基础,那么内容营销就是它出圈的关键抓手。


Similarweb数据,过去三个月,Buddha Stones官网的访客量持续攀升。至2025年7月,单月访问量已经逼近百万级。其中,直接访问和搜索流量占比超过80%,这一数据说明Buddha Stones已经在海外消费者心中建立了较高的品牌认知。


走进Buddha Stones的独立站,清晰的产品分类体系首先映入眼帘。产品按照石种、图腾符号、功效寓意乃至礼物场景进行划分,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款式。


与此同时,其博客板块承担了“文化翻译”的角色,长期输出有关东方哲学、佛教符号和水晶寓意的内容,以故事化与知识化的方式教育用户,帮助他们理解佩戴的象征意义。


东方玄学再现黑马!藏传佛珠狂揽百万美金

图源:Buddha Stones


此外,Buddha Stones在社交媒体的运营上也不含糊。其Instagram账号目前拥有约17.6万粉丝,内容形式以简洁的佩戴照片、易懂的哲理文案和产品寓意解读为主。


不仅如此,Buddha Stones还会定期转发用户生成内容,展示真实的佩戴场景,营造社区氛围。


而在TikTok上,Buddha Stones则采取了更贴近平台生态的“种草”打法。其与中腰部达人合作,视频形式多为开箱展示、佩戴体验、寓意讲解或礼物推荐。


这些内容往往简短直白,适配快节奏的传播节奏。截至目前,相关话题视频已超过千条,为品牌带来了一定的社交声量。


东方玄学再现黑马!藏传佛珠狂揽百万美金

图源:TikTok


总体而言,Buddha Stones在内容营销上的最大特点在于“轻量化表达”。它没有借助深奥或复杂的宗教叙事,而是以通俗、温和的方式与西方消费者沟通,让东方文化中的能量符号和情绪寄托能够跨越语言与文化隔阂,被更广泛的人群理解与接受。

 BrandArk 观品牌


Buddha Stones的成功在于,它精准捕捉到西方消费者在不确定时代对“情绪寄托”的渴望。


通过将藏地的信仰符号转化为可触摸、可佩戴的饰品,Buddha Stones让东方的精神力量以一种更轻盈的姿态融入了西方日常生活。


由此可见,中国品牌出海的商业机会从不局限于科技与性价比,情绪价值与文化符号同样可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