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舟获悉,Bazaarvoice最新发布的购物者偏好报告覆盖六个国家,收集了8000多名购物者的反馈,该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是受调查市场中对价格敏感度较高、数字化参与度也较高的市场之一。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澳大利亚消费者在物价上涨背景下的购物行为特点,依据这些行为,品牌如何规划价格竞争力策略及社交平台运营方向,以贴合其消费者消费逻辑,有效撬动购买决策。
1、成本优先
成本优先的思维模式正主导着澳大利亚人的购物行为。
2025年,这种追求最优价格的倾向,让澳大利亚消费者重新规划着购物的品牌选择、渠道和方式。
目前,57%的澳大利亚购物者已长期转向自有品牌产品,还有15%表示打算这样做。这种对自有品牌的青睐,并非单纯为了削减开支,更反映出人们对其质量的信心日益增强,同时也在重新审视“是否值得花更多钱购买”这一问题。
转向自有品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价格。81%的受访者认为价格更低是主因,这也让澳大利亚成为受访市场中价格敏感度第二高的国家,仅次于加拿大。
其次是质量,有43%的受访者提及该问题,这说明尽管消费者看重产品品质,但价格仍是最终的决策关键。
澳大利亚购物者心态开放,却格外注重价值。一旦价格符合预期,评论、推荐等信任信号就有助于促成购买。对于传统品牌而言,这意味着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定位, 毕竟,仅仅靠名气已经行不通了。
在追求最优价格的过程中,除了更换品牌,澳大利亚消费者也在改变购物渠道。为应对物价上涨,他们在网上寻找更优惠价格的意愿在全球范围内都很突出。
折扣店在澳大利亚消费者中越来越受欢迎,而从全球范围来看,折扣店在网购折扣方面也表现突出。
即便在网购时,澳大利亚人也会受到直接的经济激励影响:大多数购物者表示,免费配送、折扣码或促销活动等优惠会推动他们下单。
这种价值至上的理念,甚至延伸到了社交商务领域,澳大利亚人在Facebook、Instagram或 TikTok等平台与品牌互动时,同样会把价值放在首位。
总体来看,价格是澳大利亚人评估每笔消费的首要因素。他们务实理性,在合适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数字化渠道,并且愿意随时调整消费习惯以追求更优结果。
对品牌来说,这意味着价格竞争力或许不再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是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2、建立信任的过程极为严谨
澳大利亚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十分清晰:信任从不凭空产生,而是通过严格验证得来的。他们会借助各类平台、同伴反馈和视觉证据建立信任,之后才会下单购买。
在社交商务环境中,澳大利亚购物者的倾向很明显,评论和个人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远胜于品牌自身内容或付费推广。
这种行为背后,是在线购物的新趋势,购物者的消费旅程不再局限于单一渠道,而是跨渠道展开的。
(1)照片比星级评定更有分量
随着社交商务的发展,购物者的需求也在变化。澳大利亚购物者除了文字信息,还希望获取背景情况和实际证据。
尽管澳大利亚购物者对带图文字评论的偏好(20%)仅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9%),但这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视觉验证已成为在线商务的重要基础,尤其在评估产品的合身度、质量或实用性时更是如此。
在服装、个人护理等产品品类中,由于尺寸和使用效果差异较大,对照片可信度的需求愈发强烈。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意味着通过顾客反馈以视觉形式展示产品变得十分必要。
(2)看重评论的数量及细节
当前网购趋势中,澳大利亚人看重评论的数量、视觉呈现和细节。“眼见为实”成了他们消费行为的基本原则,其重要性超过第三方验证或信任标识。
同时,澳大利亚消费者看到负面评论后不会立刻放弃购买,而会把批评当作深入了解的契机。
这清晰展现了澳大利亚消费者的行为特点,信任是有条件的,但也相对稳定。只要能获得透明信息和值得信赖的反馈,他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
所以,澳大利亚购物者并非冲动消费,而是谨慎、有条理,这标志着在线购物趋势的重大转变。
这种对真实性、可信度和视觉证据的追求,自然延伸到了澳大利亚人对内容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