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单品走红!它靠一只硅胶袋年入千万美金
在欧美,环保早就不是新鲜事。但随着极端气候频发、塑料污染日益严重,环保不再只是一种理念,而开始真正影响人们的日常消费选择。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4亿吨塑料废物,相比过去二十年翻了一倍,但回收率却不足9%。在欧美国家,越来越多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开始警惕一次性塑料对环境的伤害。因此,可重复使用的环保产品逐渐成为一股新兴消费潮流。
据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2024年全球可重复使用包装市场规模约1358亿美元,预计2025–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9%。
在这股浪潮中,美国DTC品牌Stasher找到了自己的切口。它主打一个简单的产品——可反复使用的食品级硅胶储物袋,却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千万美元级营收,并成功吸引消费品巨头SC Johnson的收购。
然而,尽管环保理念广受认同,但真的要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一个高价储物袋掏钱,并不是件易事。那么,Stasher究竟是如何打动用户的?
捕捉智能家居市场前沿趋势,出海实现弯道超车!☞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智能家居篇》
Stasher的故事,源于一位母亲对家庭日常的“环保焦虑”。
创始人Kat Nouri,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每天为孩子准备午餐时,她意识到自己频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不仅密封效果差,还不环保。
她希望能找到一种更安全、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但市面上几乎没有替代产品。
恰巧,Nouri此前创办的家居品牌Modern Twist专注于安全硅胶制品。多年经验积累让她迅速意识到,这种耐高温、食品级的硅胶材料,也许会是一次性塑料袋的替代答案。
2016年,Stasher正式推出第一款产品——一款可反复使用的铂金硅胶密封袋。

图源:Stasher
在材质上,Stasher跳过了传统塑料,直接采用食品级铂金硅胶。这种材料不仅无毒无害,不含BPA、PVC或邻苯二甲酸盐,还能承受-40℃至200℃的极端温度,支持冷冻、微波、烤箱加热,甚至可以直接入锅水煮,完全满足厨房中的“储—热—洗”全流程。
不仅如此,Stasher在外观设计上也彻底摆脱了“保鲜袋=一次性耗材”的刻板印象。
Stasher的袋体更厚实,边角圆润,封口紧密,防漏能力出色。而在色彩方面,其主打柔和的马卡龙色系,视觉上更接近美妆收纳而非厨房耗材。此举让Stasher迅速在注重生活美学的家庭用户,尤其是女性消费者中获得青睐。
不过,这种兼顾美感与实用性的设计,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Stasher标准尺寸的硅胶密封袋单价约10-20美元。反观一次性塑料袋,往往按百只售卖,总价甚至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
因此,单从价格来看,选择stasher并不划算。但在其目标用户眼中,这份溢价无关奢侈,而是对环保责任的践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主动选择。
这种为环保理念买单的消费倾向,并非小众认知。据First Insight发布的调研显示,超过73%的Z世代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产品支付溢价。这一趋势,正是Stasher走红的文化土壤。
图源:Stasher
更重要的是,Stasher并未将环保理念止步于产品本身,而是将其延伸至售后服务与回收体系。
Stasher与环保组织TerraCycle合作,设立了硅胶袋的回收计划。用户只需将无法再使用的储物袋寄回指定地址,便能参与循环回收处理。
在细节和用户体验上的持续打磨,也让Stasher赢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Stasher在亚马逊上的评分稳定在4.6星以上,关键词多集中于“耐用”、“易清洗”、“真正防漏”、“比想象中更好用”等维度,体现出用户对其品质和使用体验的高度认可。
伴随用户口碑的不断积累,Stasher也在持续拓展产品线。
除了基础款食品级硅胶储物袋,品牌相继推出了弹力盖、可折叠饭盒等厨房用品,乃至于跨界至化妆包、旅行收纳袋等日常生活品类。所有新品均紧扣“环保收纳”和“高复用性”两个核心理念,围绕家庭使用场景打造多样化的产品矩阵。
图源:Stasher
智能家居出海竞争激烈,如何打造差异化产品?☞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智能家居篇》
从品牌创立伊始,Stasher就意识到独立站的重要性。
和许多急于快速变现的消费品品牌不同,Stasher更看重官网的长期价值——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内容传播与用户教育的核心阵地。
其官网整体设计风格极简且克制,采用低饱和度的色调,页面布局简洁清晰,产品陈列有序,几乎看不到促销弹窗或限时折扣等典型电商套路。这样的设计,有效避免了营销噪音对用户体验的干扰。
图源:Stasher
与此同时,Stasher还在官网开设博客专栏,定期更新关于环保理念和产品使用的内容。
从“为什么要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如何挑选安全的食品级硅胶制品”,到“Stasher储物袋的清洗方法”、“硅胶袋冷冻与加热的小贴士”,stasher的使用指导贯穿消费者购买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用户教育闭环。
图源:Stasher
这套“内容+产品”双管齐下的策略,也让Stasher官网从交易接口跃升为环保理念传播的主阵地。
据Similarweb显示,Stasher官网近三个月访问量达到27万,其中超过54%的访问流量来自直接搜索。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Stasher有了主动的关注,而不再只是偶然的流量触达。
在此基础上,Stasher也上线了亚马逊等主流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可及人群,并借助平台用户评分、真实评论等信任机制,实现口碑破圈。
在线上渠道搭建稳固后,Stasher开始布局线下市场。自2018年起,品牌陆续进入Whole Foods、Target、Walmart等北美主流零售体系。
这些知名零售商覆盖的消费群体更广泛,尤其能触达注重健康与环保生活方式的家庭用户, 这为Stasher架起了从环保小众圈层通向大众市场的桥梁。
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布局战略,使Stasher渗透到了更多的生活场景。截至被SC Johnson收购前,Stasher已进入全球超6000家线下门店,逐步完成了从环保潮品到厨房常备的身份跃迁。
图源:Stasher
Stasher的品牌增长,几乎没有依赖大规模广告投放。它更像一个内容驱动型品牌,通过长期深耕社媒运营和KOL合作,切入环保消费人群,打造出独特的生活方式心智。
在Ins上,Stasher拥有34.7万粉丝,发布内容以“环保+生活美学”为主线。既有简洁治愈的厨房收纳图,也有如何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指南。
品牌调性整体偏温暖理性,不追逐流量热点,而是力求构建“环保就是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品牌印象。这种风格也吸引了大量热爱极简、可持续理念的用户,形成稳定的内容互动和用户认同。
而在TikTok上,Stasher的打法更加轻巧灵活。一支展示如何用Stasher储物袋收纳食物的短视频,播放量突破660万;另一支展示将储物袋入锅水煮的视频,则收获了580万次浏览。
图源:TIKTOK
除了自营账号运营,Stasher还充分发挥达人营销的优势。其与环保生活、极简收纳、美食烹饪等领域的内容创
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